王士录
在河北省南部有条古老的漳河,历史上西门豹治邺,项羽破釜沉舟,曹魏经营邺城,给这条河增加了神奇的色彩。
漳河发源于山西境内,有两大支流,北支叫清漳河,南支叫浊漳河,流到涉县合漳村就合二为一了,以下好几里地仍清浊分明地流着。
漳水再往前就到了岳城水库,这是座国家大型水库,库容达13亿立方米,设有泄洪洞、泄洪道,最大泄洪量达1.2万立方米/秒,修建于一九五八年,是十几万民工每年利用冬闲车拉肩扛人工修筑的,大坝土石方用量达2800万立方米,拦住了这条桀骜不驯的猛兽,灌溉了万顷良田,又是邯郸、安阳两市群众生活用水的优质水源地。
下游十余华里,紧靠漳河北岸,有一个古老的村庄,是我的故乡——磁县时村营乡下七垣村。一九七四年省文物考古大队曾在村西西寨发掘出大量殷商时期文物,不少属于国家一、二级,遗址被称为“下七垣商代遗址”。
平汉铁路曾从村西斜穿而过,至今在村西南的田地里,仍有两条明显的铁路路基遗迹躺在那里,其中一条偏西的路基,较为低矮,据说那是清光绪年间,由比利时和法国人勘察设计修筑的,河里的桥墩早已被洪水冲没。另一条偏东,略显完整,是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期间修筑的,至今河床上还矗立着十九个高大的混凝土桥墩。
村南曾是漳河国有林场,用于防风固沙,改善环境,河滩上栽种有大片洋槐林,我少年时代很多美好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。
一到五月,槐花开了,芬香弥漫,令人陶醉,放学后我和小伙伴到槐树林捋槐花,回家祖母将新鲜的槐花搅拌些面粉,蒸成“苦累”,再浇上些蒜泥,比大鱼大肉还好吃。也正是这个使我们弟兄几个在当时没有挨饿,每每想起,就感念祖母和这些槐树对我们的恩德。槐花枯萎后可以喂猪,我家那时饲养着两头猪。
夏天,清澈凉爽的河水不仅能消除暑气,还供我们游泳、玩水,累了就到被浓荫密布的树林里休憩,聆听蝉鸣,爬到树上掏鸟窝。
晚秋,树叶枯黄,秋风一扫,像雪片一样飘落在地,积满厚厚一层,加上枯死的杂草,成了农家积肥原料,我们用铲子、竹耙子清理后运回家垫猪圈,经过猪的拉撒打理,就成了上好的农家肥。
冬天,我们顶着寒风,到河滩树林里捡拾枯树枝,背回家当柴烧,减轻了家里买煤开销。我们还砸开河面冰层,捕捞鲜鱼,改善生活。
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,漳河现状已今非昔比。
有年夏季,洪水爆发,我在河岸上观赏良久,写下《漳水吊古》,现录后赏玩:
仲夏之末,淫雨霏霏。洪波骤至,漳水暴溢。
余驻足河岸,观其盛状,西望源头,若来自天际,浩浩荡荡,一泻千里。
回首东顾,波涛滚滚。余犹见河伯娶妇,良家女子水中挣扎之惨状;西门豹治邺,投巫婆于洪水,百姓称快,导漳水以灌农田,百姓无不拥戴。
对岸涛声,树木参天,岂非项将军渡船之桅杆呼?然也,破釜沉舟,巨鹿之战,一役而倾覆暴秦之社稷,功不可没!
往事千古。西门豹治世之良吏,项将军盖世之英雄,今以文吊之!是年仲夏之末记。
作为北方季节性河流,漳河好几年与水无缘。有一年岳城水库腾库放水,两岸群众齐聚岸边,令人欢欣,当时我也写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:
漳河自古多豪迈,破釜沉舟何雄哉。
兴修水利筑大坝,人定胜天治水害。
长年干涸无人问,今朝泄洪有水来。
两岸人民多喜色,水有灵气显可爱。
(作者系邯郸文化学者、杂志总编)